“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”。沿着牧童的指向,会带我们走向哪里?海阳尼龙6的观点可能与众不同。
牧童所指的地方,不仅是浓烈的酒香文化,更有着巨大的旅游、服务和商标价值,全国对杏花村提出地名之争的城市至少有七、八个,争得最激烈的是山西的汾阳和安徽的池洲,两者还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博公堂。
海阳尼龙6的小编不是法官,不过从感觉上不会顺着牧童的手指跑到山西的黄土高原。杜牧的《清明》这首诗最美的意境是开头“清明时节雨纷纷”这句。
山西汾阳属温带季性气候,多旱少雨,年降水量800毫升不到,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景像极难出现,碰得多的倒是寒风和小雪,下雨一般要到11月向后。而后者属湿润性亚热带季风气候,年降水量在1500-2800毫升,与海阳尼龙6所处的泰州一样,每三天就要下一次雨。
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,表示春季时节的正式开始。冷暖气团都很活跃,“清明时节雨纷纷”在全国范围都有可能出现,但是汾阳碰到下雨的机率不及安徽池州的1/6。
统计数据表明,全国范围内真正每年都“雨纷纷”的城市只有24%左右,还有15%左右城市6年之内只有一年清明前后降雨,汾阳就样。甚至有一些城市这6年来清明节前后没有降雨。其中,连续6年降雨的地区绝大多数属于中国的南方城市比如安徽池州、广州等。
汾阳杏花村酿酒始于北魏,盛于唐宋。据记载,名酒汾酒、竹叶青、白玉汾酿造时都要在曲酒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杏仁,酒家为了就地取材,家前屋后遍种杏树,清明时节,杏花怒放,十里杏林姹紫艳红,杏花村由此声名远播。
但杏花村再美却不能与老杜扯上边。史料记载,杜牧一生从未有山西为官的记载,甚至在山西游山玩水一类的游记也很少。相反,安徽的池洲县志却有让载:杜牧在公元844年,从黄州被贬,迁往池州当了四年的刺史。
池州没有十里杏林,除了与酒文化,能够拿提出手的特产只是菜刀和菜仔油,恰恰因为杜牧的一首千古绝唱成为超级网红。清康熙年间,池州杏花村人郎遂编纂《杏花村志十二卷》以及大清《四库全书》都收有杜牧池州创作《清明》的词条。
好在这段公案北京高级人民法院已有判断,最终汾阳享有杏花村酒的商标使用权,池州享有杏花村旅游、服务的商标权。在海阳尼龙6看来,汾阳和池州都离咱很远,三天的长假就除了扫墓就在家里蹲蹲吧,把客户的服务工作合计合计也很不错的。